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泰斗陨落,风范长存!沉痛悼念国际著名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先生!

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17-08-08

点击:21579

今晨,国际著名材料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柯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柯俊先生生于1917年6月23日,浙江省黄岩人。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英国萨里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今称"院士")。一门三院士,其弟柯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弟媳李依依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柯俊先生与师昌绪、李依依合影留念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柯俊作为当时河北工业学院的学生会主席,高举"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1938年,在武汉即将失守的焦灼时刻,柯俊从武汉大学正式毕业了。大学毕业后,他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之后,柯俊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而奋斗终身!


1935年,18岁的柯俊


柯俊先生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先后担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终身讲师,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物理化学系主任和副院长,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等职。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参与创办了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了大批理工结合的优秀专业人才。80年代开始创办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这几个学科都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54年柯俊(前排左四)与首届金相专业毕业生和教师合影


自1948年起,柯俊先生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在钢中首次发现了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20世纪50年代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80年代系统研究铁镍钒碳钢中原子簇因导致蝶状马氏体形成,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并指导开展微量硼在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他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冶金史的研究,阐明中国生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90年代与师昌绪、张光斗等人推动全国工程教育改革并在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大材料"试点班,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柯俊先生多年来一直担任繁重的社会工作,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顾问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至第四届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顾问,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理事长,国际科学史学会联合会理事,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副主席,《金属学报》主编,《中国科技史料》编委,国际杂志《材料科学与工程》、《钢研究》编委,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教育委员会顾问,攀枝花钢铁公司顾问,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顾问等职。先后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新产品工艺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这样评价柯俊先生:"柯俊先生是中国冶金、材料教育界、科技界的一代宗师,为新中国的冶金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功勋卓著!";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这样评价柯俊先生:"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资深院士、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先生评价柯俊先生说:"柯俊院士是我国金属物理专业奠基人,古代冶金现代实验方法开拓者和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领航员。"


2005年徐匡迪看望柯俊


泰斗陨落,渭水呜咽!半个多世纪以来,柯俊先生奋斗在冶金、材料科技界、教育界、工业界、考古界,情系矿冶,悉育桃李,成就了辉煌的钢铁人生。先生,一路走好!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