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营收60.51亿元 康得新这半年究竟做了什么?

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17-08-16

点击:18510

8月14日,康得新(002450.SZ)  发布半年报,称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51亿元,同比增长33.16%,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增长35.32%。


来源于康得新2017年半年报财务数据


据公开资料显示,康得新主要从事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是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生态平台企业,以3M、东丽、德莎、日东等国际顶级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军公司为对标企业。




康得新的研发及创新实力获得国内外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近日公司入选了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年度榜单,名列全球 47 位。





近年来,康得新的业绩总体较为稳定,从康得新最新发布的2017上半年报告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持续创新、开发中高端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大研 发投入,新增专利申请及授权 200 余项,其中中高端产品种类及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开发并投放新产品 400 余种,并对传统产品进行优化精简,目前产品种类合计共有 700 余种。

 

2.加强与国内外一线客户的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加强与一线客户的合作,一方面公司携手多家合作方举办联合创新日活动,展示了包括显示材料、 精密涂布、柔性材料、裸眼 3D 应用等领域的一系列产品和创新成果,共同推动新材料、新显示的应用与普及。


另一方面, 公司进一步强化对一线客户的多产品导入,并已与苹果、三星、LG、宝马、京东方等国内外一线厂商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同 步合作开发,为合作伙伴提供材料研发系统解决方案。

 

3.光学膜二期部分产能投产

 

为了充分利用光学膜一期原有土地和厂房资源,且加速建设、节省投资,光学膜二期规划中部分项目变更了实施地点, 因此在前期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已于 2017 年初实现了光学膜二期项目部分产能的投产,投产项目包括薄型 PET 基材、特种 隔热膜、水汽阻隔膜部分产能。


同时,公司正在抓紧光学膜二期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光学膜二期项目中后续产能将陆续实 现投产。

 

4.深入精细化管理

 

一方面,公司深入贯彻内部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设备提速提升产能、节能降耗、提升原材料自供率、库存优化、流程 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企业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强化各项财务管理措施,包括库存周转率控制、应收账款管理、现金流管理等,提高企业资金周 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段时间相关领域布局时间表:

 

2017年2月6日,由康得新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卷绕式大宽幅高性能封装阻隔膜生产线成功投产,水汽阻隔WVTR值可达到10-6克/平方米/天,这是当今业内性能等级最高的封装阻隔膜。


2017年4月9日,全球光学膜领军企业康得新与世界500强知名公司陶氏化学共同举行全球战略合作启动仪式暨无镉量子点膜全球首发仪式,双方将共同推出高色域的无镉量子点膜。


2017年5月18日,康得新与京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东游戏手机产业联盟发布会”上隆重举行。康得新将以全球领先的裸眼3D新兴显示技术,为手机行业创造全新增长点。

 

2017年6月6日,康得新欧洲复合材料研发中心投运仪式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隆重举行。研发中心开启中德两国企业合作的新阶段,是德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的机遇,中德碳纤维合作将会共同引领汽车轻量化新时代。

 

2017年6月22日上午,康得新、康得复材与蔚来在上海举行智能电动汽车碳纤维部件量产定点采购协议签字仪式。康得复材将为蔚来提供大规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总成部件,价值高达十余亿元人民币。

 

2017年7月10日下午,康得集团携手北汽集团与常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在北京签订协议,三方将共同出资,在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业4.0智能化碳纤维车体及部件工厂”,从事碳纤维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

 

[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网客服微信号:suxueer0823。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担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内容仅读者学习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联系方式:0755-86060912)及时处理。

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