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
NO.1---2016-01
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完成验收
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09年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建设,由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承担、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建设。2016年1月“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验收。有效把中科院多家研究所与企业和用户组织化,将碳纤维和配套材料等不同方向的试验平台、工程化生产线连为一体,促使碳纤维制备技术在用户的需求驱动下更快发展,加快碳纤维研发管理工程化和社会化进程。
NO.2---2016-01-18
上海交大成功研发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技术和装备
上海交大王新灵教授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技术和装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此项技术突破产业可持续性发展难题,同时避免50亿元规模高回收价值材料被废弃,重新得到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已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增补到2015年《车用材料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通用判定指南》行业规范,具有重要的产业应用前景。
NO.3---2016-01-20
射出成型用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制成功
2016年1月20日东丽公司宣布,开发出了耐冲击性更强的射出成型用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CFRTP)。新材料在添加碳纤维(CF)之外还混合了有机纤维(异种纤维),保持了原有的强度及刚性。其母材为聚丙烯(PP)成型品的耐冲击性达到该公司以往产品的2倍以上。
NO.4---2016-01-28
高强高模碳纤维国产化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种纤维事业部在高强高模碳纤维国产化制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制备的高性能碳纤维拉伸强度为4.86 GPa,拉伸模量为541 GPa,模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M55J(540 GPa)的同时,其拉伸强度远优于M55J产品(4.02 GPa),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并填补国内的技术空白。
NO.5---2016-02-15
高性能纤维获得重大突破
2016年2月15日,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T700级碳纤维碳化中试生产线及工艺研究"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自主设计和制造的5 t/a 碳纤维碳化中试生产线生产的TS700 碳纤维抗拉强度和线密度不匀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内碳纤维市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NO.6---2016-02-18
碳纤维回收行动计划推出
日本东丽工业公司和丰田通商公司于2016年2月18日表示,他们将联合推出碳纤维回收行动计划,利用创新的和能效高的热分解方法,开发循环回收的碳纤维制造技术。此联合提案已被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选中为2015年度节能技术战略创新计划。
NO.7---2016-02-29
中天科技/中科院纳米所研发镀镍碳纤维材料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发完成大丝束镀镍碳纤维产品。该产品具有轻质、柔软且导电性等特点。
镀镍碳纤维是以碳纤维为基地金属化后的产物,不仅具有优良的刚性和强度、较小的热膨胀系数及比重,更具有金属的特性。
NO.8---2016-03-01
颠覆性碳纤维3D打印技术
Impossible Objects公司采用碳纤维3D打印---CBAM工艺,将一层层的高强度材料堆叠起来,如碳纤维、凯芙拉合成纤维(Kevlar)等,并用内置热源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最后,将不需要的材料移除,打印完成后的零部件要比使用传统热塑性材料3D打印出来的部件强度要高2倍-10倍。此工艺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们研发的制造工艺将3D打印和铣削结合了起来,大大降低了制造全碳纤维部件的制造成本。
NO.9---2016-03-04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高性能环氧树脂及碳纤维预浸料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获得验收
2016年3月4日,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承担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高性能环氧树脂及碳纤维预浸料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上海科委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下,通过项目验收。
NO.10---2016-03-16
上海石化碳纤维齿轮工业化试用获成功
3月1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上海石化碳纤维齿轮工业化试用获成功。此次试用的碳纤维齿轮共有5组10个,由上海石化自产碳纤维经注塑、模压成型后制备而成的复合材料齿轮,在其腈纶南装置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工业化应用试用。试用结果显示,该齿轮性能优异,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使用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NO.11---2016-04-25
中国碳纤维应用4.0元年
康得复材与康得新4月25日在北京国际级汽车展览会正式展出其正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零部件产业生态链,将为全球的整车企业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从设计、研发、样件试制、检测、小批量生产到大规模供货的全方位服务。
康得新集团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布局碳纤维轻量化产业,倾力打造全球唯一、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业4.0版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部件产业生态链,成为中国新材料产业领军人,引领中国碳纤维应用4.0时代的大潮。
图片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NO.12---2016-05-05
江苏恒神T800S 干喷湿纺碳纤维实现稳产量产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碳化生产线生产的系列碳纤维产品中增添新品种T800S干喷湿纺碳纤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之后,实现了稳产量产。已经具备年产1230 吨原丝和600 吨T800S 碳纤维的生产能力。
NO.13---2016-05-07
宝马新5系车身将采用碳纤维材料
宝马将推出一款全新5系,新车将基于CLAR后驱模块化平台打造,采用了碳纤维等多种轻量化、高强度复合材料强化车身,新一代5系也将成为5系中首款在车身结构中应用碳纤维材料进行车架强化的车型。新车将大幅减重一百公斤,油耗将因此下降,操控性和加速性能也将随之提升。
图片来源:网易汽车
NO.14---2016-05-19
航空级高性能碳纤维亮相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5月19日北京梦狐宇通研发的航空级高性能碳纤维亮相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其在航空级高性能碳纤维的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研究产品性能超过美国M60现有技术指标,经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碳纤维拉伸强度高达3900Mpa,拉伸模量达到900Gpa,性能超过美日技术指标。此技术使航空级碳纤维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量产后可满足军工、航天、汽车、风电、LED等民用领域。这一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碳纤维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来源:青海网
NO.15---2016-05-25
特为纳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出制造航空碳纤维新技术
2016科博会上爆出,北京特为纳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突破航空级碳纤维新技术。此项技术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归类到碳纤维三大路线中的中间相沥青碳纤维,具有超高模量,几乎零膨胀,兼具高导热,能够达到铜导热率的2.5-3倍的优点,成为航天和高科技上难得的优异材料。此次获得的关键突破为中间相沥青原料的生产工艺,所制取的中间相沥青具有生产稳定性好,可纺性好,灰分几乎为零等优点。
图片来源:北青网
NO.16---2016-05-25
中复神鹰率先实现千吨T800级碳纤维产业化
5 月25 日上午,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旁,随着原丝六号线T700 转化T800 的开启按钮的开始,原丝六号线第一根T800 原丝顺利下线。标志着中复神鹰千吨T800 级原丝线正式投产,在国内率先实现T800级碳纤维产业化。
NO.17---2016-07-12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碳纤维回收新方法
7月12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碳纤维回收新方法,将复合材料浸泡在乙醇溶剂中,使包裹在碳纤维周围的环氧树脂缓慢溶解。树脂溶解之后,碳纤维与环氧树脂便可分离,实现再应用。几乎可以将某些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100%回收再利用。该方法可直接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此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加坡A*Star公共部门基金和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支持的数字化制造和设计中心(DManD) 共同赞助,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
NO.18---2016-07-17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成功召开
2016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碳纤维分会年会于7月17日在威海召开。会议介绍了2015年我国碳纤维行业的发展情况,总结碳纤维分会一年来的工作,通报碳纤维分会轮值会长换届情况,并对全国碳纤维行业现状、碳纤维发展平台、威海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等进行汇报。
图片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NO.19---2016-07-22
精功集团碳纤维千吨线试生产成功
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试生产成功。新生产线为全自动化生产,这条生产线所产的碳纤维产品达到了国际T700级性能指标,适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性能领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图片来源:精功集团
NO.20---2016-08-09
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在吉林举行
“2016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在吉林省吉林市紫光苑大饭店召开。大会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吉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应用发展”为主题。全国碳纤维领域多位知名专家、院士、学者就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轨道客车、船舶舰艇、电缆新材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相继做了主题演讲。
大会期间组织开设学术技术、配套设备、装备、碳纤维专利、碳纤维产品、碳纤维制品、碳纤维原料等展览服务,方便企业通过展览形式将研究内容、成果、设备、配套服务等展现给参会人员,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产业之间搭建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以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NO.21---2016-12-08
中国国际碳材料大会
2016中国国际碳材料大会将于12月8-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将分析对全球及中国碳纤维市场分析、技术及应用瓶颈探讨、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国产碳纤维企业内有技术羸弱、价格高昂之忧,外有强企环伺、物美价廉之患,如何精诚合作,破局自救;宝马一骑绝尘,成本控制之道分析;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功应用案例分析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