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16-07-22
点击:25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是吉林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52年,由老一代化学家蔡镏生院士、唐敖庆院士、陶慰孙教授、关实之教授亲手创建。2000年6月,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成立了新的吉林大学。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59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教授131人(博士生导师115人)、副教授103人,在校本科生1151人,研究生1242人。设有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五个本科专业,以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七个研究生专业。
化学学院是我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化学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学科建有四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分别是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种工程塑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化学学院还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2015年化学学院的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性能聚合物合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分别通过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论证。
化学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现有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位双聘院士,2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位“外专千人”特聘教授,3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位“青年千人”入选者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任务。在1998、1999和2004年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评估中,化学专业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化学学院提倡教研相长,在培养大批国家需求人才的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包括“973”、“863”、国家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取得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在量子化学计算与高分子统计理论,微孔晶体的定向合成与分子工程学研究,无机功能材料的水热合成化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研究,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鲜明特色和创新性,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以及省部级成果奖等,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上升。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果显著,目前已实现了科学仪器的批量生产及科技成果的国际合作与转让。
化学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化学学院有多位知名教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在多种国际学术杂志和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并成功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化学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著名大学始终保持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化学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德才兼备,不仅树立勤奋好学、严谨创新的优良学风激励学生奋进,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为鼓励学生争优创先,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学院设立了多种奖、助学金。近几年,化学学院69%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国内外大学的研究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其他的多就业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公司、国内外企业和国家机关等单位。学院鼓励研究生直接参与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使其在科学作风、学术思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同时通过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和组织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等,使研究生在知识面和科学视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化学学院的毕业生以其基础牢、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