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16-07-22
点击:19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培养从事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和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五个本科专业,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色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150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50多人。
学院重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拥有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名教授、23名博士生导师、36名副教授在内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9%。
学院建有国家级专业实验室,拥有由众多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组成的大规模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实验基地,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条件。
学院重视学科发展,学院领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北京理工大学实施的国家“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众多学科方向每年承担许多国家重大和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科研成果,并获国家级和部级科技奖,学术水平居国内前列。
师资队伍
材料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18人,拥有包括1名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杰青)、28名教授和研究员(不含兼职教授)、4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38名博士生导师在内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师资队伍。[4]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所的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兼职博导。
其中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 (才鸿年)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 名 (邹炳锁、王沿东)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 名(王沿东)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1 名 (刘吉平)
何梁何利基金奖 1 名 (刘吉平)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1 名(王富耻)
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 2 名(王富耻、杨荣杰)
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 7名(刘吉平、罗运军、曹传宝、陈鹏万、杨盛谊、庞思平、金海波)